资金盘骗局曝光!
网络套路揭秘!

新能源挺起A股的脊梁

今日光伏板块涨幅较大,主要原因系国内装机及海外逆变器出口数据双增涨,红海冲突下天然气价格上涨,产业链产能出清加速等事件综合影响。当前光伏板块指数和持仓拥挤度已经跌回2020年水平,行业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1)1~11月光伏新增装机163.88GW,同比增长116.95%,其中10月光伏新增装机21.32GW,同比增长185.27%。
2)1-11月光伏逆变器累计出口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其中11月出口5.6亿美元,环比增长4.67%。11月光伏组件出口29.32亿美元,环比下降5.1%。

3)红海地区局势紧张,天然气价格再次上涨,推动欧洲户储需求预期再次提升,欧洲区去库存加速。

4)根据SMM消息,某多晶硅企业20日已全面停产,具体复工时间待定。当前多晶硅料价格已跌过部分二三线企业成本线,多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检修及减产现象,行业出清有望加速。

上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江苏宿迁举办了年度大会。今年虽然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光伏行业的基本面相对平平,但从行业自身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充满活力。除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产业界也对未来持有一定担忧,主要担心的是由于产能过度扩张导致的竞争加剧。在本次会议上,各方代表对产业趋势、技术进步,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预测。

1、整体情况
光伏行业今年增速显著,制造端产量同比增长超70%。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42.6吉瓦,同比增长了145%,光伏制造端总产值达到1.3万亿人民币,这三个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特别是从新增发电装机来看,超过一半均由光伏发电实现。集中式装机量达61.8吉瓦,占比约48%,而分布式装机中,户用和工商业分别约33吉瓦和34吉瓦,各占到总新增装机量的四分之一,说明无论是分布式还是集中式,需求都在爆发性增长。

2、出口
今年前10个月光伏组件出口规模达到了177.6吉瓦,同比增长了34%。欧洲依旧是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的最大市场,占出口总额的53%左右。在未来预测方面,CPIA最新更新了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预测。最初的预测是95至120吉瓦,而在今年7月的半年会议上保持了同样预期。不过,此次CPI光伏大会将预测上调至160至180吉瓦,目前看来,似乎将接近170至180吉瓦的装机目标。全球预测也从最初的280至330吉瓦大幅增至304.5至390吉瓦。这一上调主要基于高频数据预测,由于光伏市场已进入市场化时代,无法仅依靠国家能源局的指标进行预测,因此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是CPI光伏大会关于装机预测的最新情况,这也是目前产能布局中值得大家关注的重点。
在国内光伏各环节大规模扩产的同时,国内企业也开始增强海外布局,特别是在美国和东南亚。美国市场因为AI补贴政策,对于光伏组件建厂所产出的产品有着不错的补贴。众多企业正在审慎评估在美国建厂的风险与收益。像阿特兹、京奥和隆基等企业基本上已决定在美国设厂。自2022年以来,美国光伏制造业的扩产主要依赖于中国,其中包括硅片扩产近20吉瓦,电池约5吉瓦,还有光伏玻璃等相关配套产能。此外,欧洲企业也计划加大在美国的投资,涉及多晶硅约2万吨,电池13吉瓦,组件24吉瓦。
美国市场已宣布的产能扩张规划主要集中在电池组件这些低能耗环节。根据CPI的测算,美国整体的产能扩张将包括硅料2万吨,硅片20吉瓦,电池55吉瓦,组件接近100吉瓦。中国在东南亚的产能布局包括硅片约26吉瓦,电池60吉瓦和组件50吉瓦,主要供应美国市场以及亚太和南美市场。为应对美国法规的调查,还包括石英砂、光伏玻璃胶膜、背板逆变器等在东南亚的扩产规划。除东南亚外,中国企业在中东也有扩产规划,包括协鑫计划扩产硅料,中环计划扩展硅片,天合光能也有相关规划,这得益于中东优质的光伏资源。    

3、欧洲市场需求
2022年欧洲实现新增装机40吉瓦。在CPA大会上,SP欧洲太阳能光伏协会预测2023年欧洲的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45至66吉瓦,中枢约54吉瓦,同比增长35%左右。对于2024年的预测,预计装机量将在49至84吉瓦之间,中枢在63吉瓦,相比今年约54吉瓦的装机量,同比增长11%左右,整体较为保守。从2025年到2027年,欧洲每年的新增装机也将大约增长10吉瓦,在2027年可达到100吉瓦规模。尽管早期市场对欧洲的库存状况持担忧态度,欧洲组件产量较多,需求未达预期高水平,但我们最新预测的54吉瓦也显示出同比35%左右增长。

4、美国市场需求
美国市场应该与欧洲市场相类似。根据古德麦肯兹和美国太阳能光伏协会(SEIA)最新的报告预测,2023年美国的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将达到26个吉瓦特(GW),而2022年是18.6个吉瓦特。因此,2023年的同比增速达到了40%。而对于2024年,伍德麦肯兹给出的数据预计将达到30个吉瓦特左右的新增装机量。相较于2023年的26个吉瓦特,增速基本保持在10%至15%之间。这是美国市场的情况。

5、国内市场需求
国内方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并未给出未来的预测,主要因为当前形势变化多端,预测困难重重。不过,近期王淑娟教授预测,2023年国内的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超过180个吉瓦特,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概率较大。至于2024年,她预计将达到200个吉瓦特。根据这些预测,增速大致在10%左右。这个预测是基于各主要权威机构的测算而得。总体来看,中国、美国和欧洲三个主要市场的增速预测都在10%到15%之间。对于一些发展中的市场,如巴西、中东和非洲,他们对光伏组件价格更为敏感,因此预计2024年的新增装机增速将是相对较快的,预计能达到约30%的增长。据我们的测算,除了中国、美国和欧洲以外,其他地区2023年的新增装机大约是100个吉瓦特左右,如果2024年有30%的增长,那么整体新增装机量将达到大约130个吉瓦特。
我们还参考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预测数据。近期,天合光能在沟通中给出的全球光伏新增预期是20%,我们认为这个数据相对比较中性和客观。这是因为上市公司依据其订单情况,能够估算出相对靠谱的增速。按照CPI的预测,2023年全球新增的装机中枢将达到370个吉瓦特。如果中国是200个吉瓦特,欧洲是63个吉瓦特,美国是30个吉瓦特,其他区域是130个吉瓦特,那么总计大约是在420个吉瓦特左右,整体增长大约是15%。
如果按照2023年全球装机380个吉瓦特去测算,更乐观一点的2024年预测是15%至20%的增速,这将对应440至460个吉瓦特左右的新增装机规模。这基本上是符合市场上的一致预期。    
当我们分析这些咨询机构以及专家,包括行业协会给出的数据时,可以发现对明年光伏装机量的预期实际上还是比较混乱。他们普遍认为,2024年光伏装机的预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测的准确性肯定大打折扣。我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基于CPI光伏大会近期的报道,旨在帮助各位投资者梳理目前产业状况,以及咨询机构对明年需求端的看法,进而做出2024年光伏行业的投资决策。

6、光伏板块观点
市场普遍的预期是较为明确的,目前光伏产业的发展动力主要由需求端转向供给端。相比需求增长的减缓,供给端的扩张速度较快。这种情形可能导致供需错配,从而加剧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行业参与者可能很难获得超额利润,这成为市场的共识。至于对需求端的预测,包括我们所作的分析和预判,这些都是形成市场预期的过程一部分。如果市场形成15%至20%的增速预期,我们相信,未来如果有调高增速的空间,光伏板块有望迎来反弹。实际上,从历史经验来看,对光伏需求的预测通常偏于保守。比如今年CPIA大会上就提到,国内装机需求预测已经从120上调至180至190。鉴于此,明年的预测数据我们依然拥有上调的潜力。对于供给端,我认为2024年将是一个产能出清相对激烈的年份。那些拥有先进产能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能在这一轮周期中存活下来。从基本面角度看,在目前的市场预期趋于悲观的情况下,如果基本面出现任何变化,都可能引发板块反弹。尤其是目前估值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调整,短期而言,我们认为明年一季度末可能是基本面的低点。通常来讲,每年一季度光伏制造业都会进入淡季,产能利用率较高。尤其当产能规模扩大,如果需求处于低迷期,产能利用率可能会降至较低水平。没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可能会首先开始逐步退场,随后随着需求端的积极变化。加之如果我们目睹供给端开始进行出清,这可能将迎来光伏板块的一波反弹。但是,长远来看,我们仍需持续跟踪行业竞争状况,包括组件库存变动和技术进步。    

Q1:中央提出先立后破,能源双控向碳双控转换,cop28提出三倍目标,这样的背景下光伏行业面临哪些机遇?有哪些短板?
天合-高:对能源发展来说,首先是实现电力系统中新增可再生能源电量超过每年新增电力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每年新增风光水装机发电达到4000-5000亿度。今年新增的装机明年需求应该能满足。但是后续的关键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必须要消纳而不能被浪费,构建电网友好型的体系,才能支撑可再生能源在新增电量中作为主体。
2025年前电力系统率先达成碳达峰,同时开始碳减排,留出碳的空间来保证2030年实现碳中和。只要这一目标完成,3倍目标一定能完成。
隆基-钟:光伏行业成本变低,支撑全球能源低碳转型,使得cop28目标有了完成的基础,过去光伏在电力系统中是添加的角色,依靠电网的体系来适应,但是随着光伏占比变大,当前的电网的架构和调度方案面临很大压力。未来需要对体系进行创新,除了光伏工作者,需要电网的规划和设计、体制的设计等等协同推进。
目前农村光伏发展很快,但是很多地方不赞同美观性,之前和几位县委书记交流,他们认为装配光伏会导致农村屋顶不美观。未来协同性需要大家花时间平衡,使电网系统自洽,和社会环境的融合能自洽。
阳光-顾: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推广两个方面比较重要:1)光伏成本继续下降,内卷对企业难受但是对行业是正向发展。过去几年行业各个环节都在想办法降低成本,但非技术成本下降不是特别理想,土地成本,光伏BIPV以及和农业结合没有那么理想,跨行业的结合需要多部门政策支持,难度阻力会稍大。
2)消纳问题:消纳需要储能配合,目前装了不少但利用率很低,很多机制没有打通,很多规则制定的不是非常合理,相信未来会很快解决。国外光伏储能互相促进,但是国内储能利用率太低,有可能会限制光伏的进一步装机扩大。
作为企业而言,在各自环节努力,推出更好性能的产品。公司推出交流存储,一个箱子解决电池直流和交流两个环节,降低现场施工调试成本以及占地面积。
阿特斯-庄:多种类型的能源互补有利于光伏消纳。当前光伏成本已经降低很多,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更多的会体现在BOS系统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上。同时更应该关注用电成本降低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更重要的课题上。光伏和其他类型能源的协作应该建立在碳排放收费的基础上。分布式环节也可以引入储能,但是储能需要引入容量电价,从而实现储能的健康发展。
光伏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1)消纳,政策和协作,碳排放收费政策的引入很重要;2)规模化的持续性的发展,行业在扩大应用场景上发力,目前看绿氢未来五年会有较大发展,水上光伏和BIPV还有很多路要走。    
华为-陈:光伏占全球发电量还是个位数,达到30-40%的比例压力很大,不同场景应用的挑战不一样:
1)集中式:度电成本和经济性不是问题,光伏低于2元,储能低于1元,未来进一步降低会带来进一步经济成本的优势。电网消纳问题,本质是过去光伏是补充电,适应不了电网,因此占比提升后电网出现问题;未来必须改变控制模式,从适应电网到支持电网再到增强电网,如何实现对电网的支持,调节电压频率提升并网比例是需要突破的核心技术。从我们做的实验性项目来看,可行性很高。
2)分布式:面临转变,过去分布式系统成本比较高,大家关注投资回报率,现在系统成本降低后要关注投资回报额,过去只开发朝南一面,未来四面都可以开发,充分利用屋顶面积,促进分布式容量增长。分布式占比提升后也会有消纳问题,但可以电网消纳技术能够解决。未来需要关注分布式的安全问题,在解决安全问题下充分利用屋顶面积。
解决这两个场景的不同挑战后,随着技术创新成本下降,发电量占比提升到30-40%完全有可能。
上迈-施:光伏产品:目前光伏产品的转换效率、成本、产能产业链已经做到极致,光伏价格已经足够低,再降企业没有盈利。产业瓶颈不在光伏制造而在于电力系统目前还不能实现间歇式能源的大规模上网,因此一方面要顶层设计,快速推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另一方面光伏产业也需要创新,开拓更多应用场景。个人比较赞成分布式,能实现就地消纳。
正泰-陆:30年目标是系统性工作,项目推进的时候会涉及很多部门,因此体系建设很重要,如果大家对目标的理解有偏,会使得一些本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最终无法变成新能源装机。
消纳方面:确定性的规划以及信息及时披露存在问题。海外政府采用招标方式开发并网点,对几年建成以及消纳容量非常清晰,国内一方面信息不透明,另一方面规划不存在确定性,导致很多项目消纳出现问题。如果把信息披露更充分,企业会自己选择,不会在短期内造成非常大的消纳困难。同时海外对于并网电源点提出电能质量要求,给企业留有技术创新空间,而国内统一要求几小时,没有太多技术选择空间。组件1元以下,留了2元的空间来做技术改善,和光热、风电等技术都能组合出一个比较高电能质量同时成本相对有竞争力的方案。国内项目很少有追踪器,但是当前组件价格便宜了,加追踪器能够在发电高峰调整角度,降低发电量从而平滑电能质量。希望不是给统一的要求,给企业更多技术选择的空间。
清洁能源过剩使得电价非常低,如果碳足迹和绿电和国际接轨,企业更倾向于购买绿电,能够弥补清洁能源目前供应过剩带来的电价下降的损失。
          
Q2:今年产能扩张很快,但最近资本开始变冷,光伏行业下一步发展面临的供需矛盾、产能过剩的问题?
天合-高:我们初步调研今年新增400-500GW产能(硅料稍多、硅片稍少),比去年累计的都还多,必然会到产能富余价格下跌。投资有以下四种因素推动:1)企业;2)地方政府支持企业投资;3)资本市场;4)金融机构。目前看资本市场做出跨界融资调整限制,地方政府思路开始转变,但是金融机构还处于判断过程,希望金融机构未来合理支持不要产生风险,明年开始热度降下去。但是也要提防明年部分跨界企业暴雷,导致金融机构一刀切造成过冷。
隆基-钟:本质上是非市场化资源配置导致的,中国资本市场对投资者保护得很好,形成了长期的思维惯性,认为申购新股不会亏钱。两年前光伏上市企业20多家,现在130多家。同时很多私募也参与进来,叠加地方政府的投资,加速了产业扩产的速度。最核心的问题是花钱的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解决需要时间。    
上迈-施:总体乐观,很多人进入光伏行业是认为能源转型趋势是确定的。阶段性震荡后,产业、资本市场、政府会越来越理性。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淘汰老旧产能,但先进产能会保留。未来产业创新机会很多,目前只是解决低层次的生存需求,接下来还有高层次的需求。
          
Q3: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的问题?
阿特斯-庄:今天国际化是以出口为主,出口模式是国际化的初始点,对全球本地化要求不高,对品牌全球化帮助不大,并且在地缘政治挑战下很脆弱,经济规律变化下很难做到长期的可持续。目前国内产能占全球的80%,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真正的国际化,实现本地化。走出去面临的障碍是文化和价值观,跨文化的领导力,如何在出口之上建立更复杂的商业模式(兼并收购、项目总包、资产开发、金融服务等等)。关键点在于公司必须要建立一个授权的能力,授权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并且信任是双向的。
正泰-陆:这几年集团提出全球本土化的概念,制造业走出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很多中国企业会用中国的思维理念去想当地的事情,不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事风格做事。比如国内所有工厂都装满摄像头,但是在海外是不允许的。同时刚才庄总提到的如何授权和管理是需要不停研究、磨合和创新的。
华为-陈:海外本地化制造是确定性的事情,目前国内产能占比80%是不平衡的。欧盟目前出台阶段性本地制造要求,我们也在积极对话协商,对他们而言也要避免过于激进的扩产。通过对话协商来讨论出一个实际的可执行的满足本地化制造要求的方案对各国以及全球产业都是很有帮助的事情。
阳光-顾:非常赞同庄总讲的文化的问题,公司做储能和逆变器,销售需要前方有很强的铁三角,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这些一定要本地化。我们海外有几千名员工,基本以外国人为主。除了授权以外,还需要拉通中台和后台,这就要求总部人员的配置也需要国际化,公司也在不停升级人才。国际化人才是很大的投入,未来走出去在全球各个国家销售面临挑战非常大。
未来全球制造,欧美和中东都在要求,有些是搞补贴给退税,还有一些需要资源交换。补贴和退税对行业有促进,但是资源交换比较复杂,需要解耦。
同时海外吸引投资的政策最大的困难在于政策的不持续性,一方面无法保证政府换届后还会不会持续,另外一方面对中国企业也会有不公正的待遇。以逆变器而言,生产并不困难,但是如果只是建设生产环节产能没有供应链配套意义也不大。而整个供应链建设目前并不具备相应条件,因此对企业而言会比较难以决策。
          
Q4:光伏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合-高: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给客户、社会创造价值,企业也要有自身价值及可持续。现在低价不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9毛会是未来几年的最低价格。
核心问题还是打开天花板,消纳方面需要打开思路,按照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方法来做。光伏行业未来要通过创新产生持续价值,而不是没有利润的方向走。从电力系统或能源系统来讲,要按照新型电力系统的方向重构整个体系,做深化改革。
正泰-陆:十五五的时候,电网的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等一系列的业务的发展带动分布式电源点、消纳和分布式电网匹配的发展,使行业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隆基-钟:高质量发展就是客户满意、商业成功。通过创新驱动解决,围绕客户为中心做商业模式、技术研发投入。商业成功是公司、客户、供应商都成功。经济工作会议里提到做有效益的投资,过去从未提过,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变化。
阳光-顾:高质量发展就是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各自聚焦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不要太过度垂直一体化。各个企业把各自环节做到最好,互相配合、互相合作。
阿特斯-庄:高质量发展表象是减少投机和内卷,更深层次是加强创新、注重ESG社会责任以及真正实现全球化。当前技术多样化和技术价值向下游转移非常明显,价值迁移是行业走向的非常重要的课题,决定了公司该往哪些方向布局。
华为-陈: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商业模式、新型电力系统的底层规划,还有高质量的国家能源的政策,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少,所有这些环节都必须整个产业链一起协同,然后做到创新。
上迈-施:高质量发展对光伏行业而言是多维的,可能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商业模式。每个企业有独特的地方就叫高质量发展,搞低价、同质化竞争是没有门槛的。    

猜您喜欢: